云南楚雄送光明工程第一阶段个案

时间:2011-09-05      作者:米伟青

      编者按:自2011年7月17日开始到2011年8月23日结束,第一阶段100例白内障手术圆满完成。下面是来自医院的一些个案。   

      熊国秀,女,1940年2月4日出生,楚雄市紫溪镇普贤寺村人。有三儿四女,均已成家,不过因为文化程度不高,都以种地为生。熊国秀老人跟大儿子生活,大儿子的两个孩子正在读中学,开销比较大,其它孩子每年也多少给些生活费,苦于各子女均以种地为生,最近几年楚雄连年干旱,致使收成不好,生活比较艰辛,只能维持正常的生活,没有钱为老人治病。

      朱培英,女,1945年4月15日出生,楚雄市冬瓜镇普车坪村人。有三女一儿,均已成家。以打工、种地为生。
      朱培英老人跟儿子生活,孙子正在读小学,开销比较大。老人所在村委会因处于楚雄市开发区,五年前因政策需要,住房被政府征用,开头的两年政府因为占用了老人家的耕地和住房,还给予一些经济上的补助,2000元/人/年,这些年就没再提过这些事情,目前老人跟儿子一家住在临时搭起的简易棚里,艰苦度日,期待着个人、政府集资建立小区。
      老人因岁数大了,平时还能带带孩子,减轻一下儿媳的生活负担,可是从今年年初起视物不清,去州医院检查,确诊为白内障,可是面对高额的手术费用,一家人却束手无策。后从亲戚口中得知楚雄复明眼科医院与河北进德公益举行“送光明”免费白内障活动,就来医院治疗。

      刘凤兰,女,1932年6月10日出生,楚雄市双柏县干海子村人。家中只有一子。儿子已成家。夫妻二人靠家中三亩水稻田为生。
      前两年因楚雄天旱,水稻基本颗粒无收,家中唯一经济来源,就是靠儿子打工的微薄收入,生活艰辛。刘凤兰老人两眼患白内障将近三年,苦于家中境况窘迫,无法有效治疗,只能祈求奇迹的出现。
      今年,在楚雄打工的儿子,听说了复明眼科医院和进德公益举行的“送光明”免费白内障工程以后,非常高兴,连夜赶回家中,把老母亲接到楚雄,进行治疗。
      人常言:百善孝为先。刘凤兰老人的儿子不是不想尽自己应尽的孝道,可是苦于经济条件窘迫,有心无力。术后,老人的儿子痛哭流涕,饱含着无奈和哽咽对医生们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是你们帮我尽了一份孝道,圆了我这份期盼。”

      李先兰,女,1936年4月22日出生,楚雄市子午镇罗只村人。现跟儿子生活。
      李先兰老人常年体弱多病,04年因膀胱出血住院月余,家中子女东凑西借为老人治病,花去三万多元。老人的儿媳05年因难产住院又花去万余元,再加上老人术后需常年用药,让以种田和靠一些经济作物为生的儿女生活更加艰难,再加上这几年天灾不断,虽然老人家左眼看不到事物已有将近十年,可一直没能力为老人医治。这几年,老人的右眼视力也开始退化、模糊,给她本来就不容易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不便和困难。
      后经亲戚介绍,得知复明眼科医院与河北进德公益举行免费白内障的活动,开始这个多舛的家庭看到了一丝希望。

      刘长会,男,1945年12月6日出生,楚雄市双柏县干海子村人。家有四口人,大儿子是小学教师、二儿子以种地为生。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几亩薄田。
      老人妻子常年患病在床,需要药物治疗,不能劳作,为了支付治疗费用,已欠下许多外债,使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生活更加凄苦,再加上楚雄州近年连年干旱,庄稼几近颗粒无收,虽然刘长会老人已有数年视物不清,可都一直拖着,因为他知道,如果这个时候他再倒下去的话,这个家的天,就塌了。
      后经亲戚介绍,得知复明眼科医院与河北进德公益举行免费白内障的活动,开始这个多舛的家庭看到了一丝希望。
      刘长会老人虽然已经60多岁,但按他的话说,只要我能看得见,我就能干得动,只要我能干得动,那么我们这个家就还能支撑下去。在这里,我们祝愿这个坚强的老人,一路走好。

      李琼珍,女,1934年12月20日出生,楚雄市鹿城镇富民村人。有四女二儿,均已成家。以打工、种地为生。
      李琼珍老人跟儿子生活,孙子正在读小学,开销比较大。儿媳因小儿麻痹行动不便,家里就靠其他儿女和儿子打工的微薄收入支撑。老人平时在家没事就洗洗衣服,做做饭,带带孙子、孙女,可是从前两年开始逐渐看不清东西,本来还能减轻一下儿媳负担的老人一下子成了“累赘”,这让要强的老人心里很不是滋味,后到州医院检查,说是老年性白内障,需住院治疗,可是,面对高昂的治疗费用,老人说什么也不想给儿女们再添什么负担了,坚决不住院,因为她心里清楚,要住院,就得让儿女们四处借钱。
      熬到今天,老人跟其他老头、老太太聊天的时候知道了楚雄复明眼科医院,知道了有一个免费的白内障“送光明”工程。
      术后,老人感激的对医生们说:“谢谢你们,是你们又让我这把老骨头又有了活下去的意义,谢谢你们。”

      林德兴,男,1942年8月9日出生,楚雄市吕合镇何家村人。家有六口人。
      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儿媳的母亲因常年瘫痪在床,需要人照顾,林德兴老人跟老伴在家务农,微薄的收入只够补贴家用,虽然患白内障已有五年,苦于家里实在没有多余的钱来治病,平时也只是靠一些眼药水来缓解痛楚,后从电视上看到楚雄复明眼科医院与河北进德公益举行的“送光明”免费白内障活动之后,看到了一丝缓解生活困苦的光明。

      杨保英,女,81岁,楚雄市苍岭镇罗苴美村委会人。家有六口人,儿子、儿媳还有三个孙女。
      老人虽年岁已高,但个性要强,知道儿子生活艰难,不想给他添麻烦,有什么事情都是忍着自己一个人熬过去,平时在家放放牛、看看孩子、去田里种些菜。三个孙女都已嫁人,但也是农村里生活,基本都是靠天收。
      一年多前,老人视力开始模糊,虽然身子骨还可以,但是已经不能像平时那样自己生活下去了。儿子知道后,带着老人去州医院做了检查,说是白内障,面对昂贵的手术费用,老人的儿子也是只能无奈的流泪。
      今年,经亲戚介绍,老人来到复明眼科医院,免费做了白内障手术,术后视力恢复的不错,老人很开心。常常充满感激的对医生们说:“谢谢你们,是你们又让我觉得我活下去还有点用,谢谢你们。”

      陈金芝,女,75岁,楚雄市云龙人。家有六口人。
      老人年纪大了,平时在家就是简单收拾下家务,饲养家畜,贴补家用。老人的儿子,种地为生,没有其他经济来源,间或种些烟草,换点闲钱供养子女上学。老人自从得了白内障以来,生活不能自理,基本靠儿媳照顾起居、饮食,使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过得更加艰难。
      一次偶然的机会,老人的孙女从电视上看到楚雄复明眼科医院跟河北进德公益组织的免费白内障“送光明”工程,就把老人带到了医院,解除了眼疾的困扰,得以重新健康、明亮的生活。

      为了圆满完成我院与河北进德公益组织的免费白内障“送光明”工程的筛查活动,医院组织了人员去鹿城敬老院和富民敬老院进行义诊。
      因为这两个敬老院都属于福利收容性质,是归民政拨款扶持的敬老院,所以这里的生活条件总体而言不高,或者可以说很低,基本上仅能够维持这些老人的温饱。生活在这里的老人基本上都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孤寡“五保”老人,他们平时没有可口的饭食,没有什么娱乐项目,没有亲人的关怀和舒适的居住环境,他们每天能做的就是坐在自己宿舍的门口晒晒太阳,回忆一下自己这一生的风风雨雨,或许我们可以这么说,生活在这里的人是真真正正确确实实需要帮助的一群人,生活在这里的人是彻彻底底的的确确需要关怀的一群人,通过两次义诊,同行的医生、护士和工作人员都深有感触,觉得自己的工作是那么的有意义。
      2011年8月21日,该敬老院8位符合条件的老人参加了此次的送光明活动,在我院做了免费白内障手术。
      我们用我们的实际行动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一点亮丽的色彩,看着他们满目的感激,听着他们发自内心的感谢,我们都很幸福。附上一些有关敬老院和义诊时的相片,让我们用这些会褪色的影像记录下那些不会褪色的关怀。(更多照片见进德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