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常识 两种逻辑

时间:2008-05-15 来源:本站原创

孙立平 著名社会学家,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著有《断裂》和《失衡》两部畅销的社会学著作。

    去年,曾经有一件事情引起网上热议,这就是电影演员孙俪的停捐事件。发生在捐赠者与捐赠对象之间的是非恩怨,总有一种让人不舒服的感觉。
    近日看到一个帖子:《请不要对穷人大声发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外地民工夜间腹痛如绞,去急诊。医生给他开了药,他却问:吃了这些药,能否马上恢复健康?医生告诉他,这种不明原因的腹痛,还需要做进一步检查。不料他蛮横地说,既然吃了药,就必须保证治好!最后这个民工拒绝接受治疗,忍着剧烈的痛楚,离开了医院。
    目睹此事的帖主感叹道:按一般人的常识,无法理解这件事和这个人。这是一个活在社会常识以外的人,国际新闻与他无关,体制改革与他无关,时尚广告与他无关,连最起码的健康常识也与他无关。唯一与他有关的是,绝不容许随随便便浪费一分钱!当一个人落在贫困的深渊,他不得不违背普通的生活常识,甚至不得不将自我关爱降低到别人无法理解的程度。
    在我看来,这位民工的违背常识不仅表现在他降低对自己生命的关爱,同时也表现在这会扭曲他对他人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包括他最需要的医院和医生。因为他们生活在另外一个世界,他们有着另外一种生活的逻辑。
    这件事给我的启迪是,也许我们不能用同一种眼光来分别评价停捐事件的双方,最需要考虑的也不是双方的是非,如捐助者是不是爱心做秀;受助者是不是知恩不报。
    胡适说过:“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无论如何,孙俪作为一个捐助者,其动机不应受到无端猜疑。即使停捐了,孙俪也不应当受到指责。
    同时,受捐者也是一个现实中的人,而且是一个处在窘迫地位的人。人们在非议富人和强者时,总是有意无意将穷人或弱者道德化。有时穷人或弱者身上的缺点和毛病会更多,至少不会比富人和强者少。作为一个身处困境中的学生,这个受捐者,有时耍点小心眼,甚至不说实话,在一般人看来,可能不可原谅,但就其本身来说,或许有着另外的逻辑。贫困给他造成的紧张、不安全感甚至举止失措,也许是外人所难以理解的。
    我不是要为知恩不报的行为进行辩护,而是说,看待这样的问题需要换个角度。一位自称“我就是受过资助毕业后杳无音信的人”说,由于特殊的生活环境,贫困生的心理世界和生活世界可能是分裂的,毕业后不曾和曾经资助过自己的人联系,或许是不小心弄丢了恩人的联系方式,或许心怀感激却不知如何表达,或许事业不够成功无颜和恩人联系,或许他们正在用自己的行动传播爱心,或许本着非常强烈的自尊心,把一句“谢谢”永远留在心底。
    “毕业后杳无音信”,并不说明那些受资助的学生是忘恩负义之徒 。问题出在哪儿?也许出在捐助者和直接受助者之间的关系上。
    捐助分两种:捐助者直接对受助者,可以称为直接捐助;通过慈善机构实施捐助,可以称为间接捐助。孙俪对贫困学生的这种直接捐助有一个特点就是其中承载了太多的个人因素,尤其是施恩与感恩的关系,甚至里面有一种拟亲属化的关系。
    受捐者曾说,“阿姨在电话中说她养的宠物狗都比我听话”,并认为是对他人格的侮辱。孙俪的经纪人说,“孙俪母女不是把他看成一个单纯的资助对象,而是当成了家人”。然而,当成家人毕竟不是家人。直接捐助关系中的施恩感恩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非常脆弱和难以均衡的关系。因为施恩者对于受捐者的感恩期待与自尊心脆弱的受捐者的感恩回报往往并不一致。
    “把爱心的、慈善的、公益的好人好事搞成童话寓言,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悲哀。”我想孙俪事件不能仅仅放到道德层面去讨论,而是应当思考我们这个社会的捐赠模式。问题的解决,也许有待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捐助形式更多地由直接转为间接。
    至于其中的道义困境和纠葛,网上一个帖子里的几句朴实而隽永的话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上车遇到老弱病残、孕妇,让座的时候别动声色,站起来用身体挡住其他人留出空位子给需要的人,然后装作下车走远点;雨雪天的傍晚,遇到卖菜的、卖水果的、卖报纸的,剩的不多了,能全买就全买,不能全买就买一份,买下来让人早点回家;如果钱还宽裕,别养二奶,偷偷养几个贫困山区的学生,别让人家知道你是谁,但你心里一定会觉得舒坦,比包二奶提心吊胆的要好得多。

摘自《全球通》2007年第1期